5月8日,公司召開周工作例會,會議全面總結分析上周生產經營工作,安排部署近階段重點工作。公司領導班子在家成員、各單位黨政負責同志、外協單位代表參會。
會議首先按照第一議題的要求,組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各部門、各單位負責同志就上周各項工作開展情況作了總結分析,公司領導圍繞各自分管工作進行了強調。
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驍在會上就抓好近期各項工作提出六點要求。
一是緊盯降本增效目標任務,心無旁騖干好自己的事情。他表示,四月份,公司生產系統穩定高效,多項指標都實現歷史最好水平,成績可圈可點。但受市場低迷影響,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上周生產系統基本保持了穩定順行的狀態,但成本降低還未達到預期,加之市場價格持續下跌,對公司來說生產經營壓力依然很大。他強調,全體干部職工要充分認識當前行業形勢的一個復雜性、艱巨性、持久性,要做好長期應對市場挑戰的思想準備和行動準備。鐵前系統要以穩定順行為前提,以焦炭提質和配煤降本為目標,優化爐料結構,以燒結固燃及加工費降低為突破口,查找鐵前成本較高的原因,拿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同時要規范高爐操作,精細過程管控,持續降低加工費用,持續提升各項指標;鋼后系統要在鞏固中提高,加強協同和服務意識,堅持算賬思維,結合市場需求,按照“效益優先,邊算邊干、先算后干”的原則,及時優化生產組織模式和軋線產品結構,持續做好合金優化和廢鋼配加優化,發揮產能極致效益;供銷系統要緊跟市場形勢變化,預知預判,提前謀劃,做好風險防控。采購方面要樹立精細精準的思維,學習民營企業事不過夜的狀態、拼的精神、實的舉措,靈活高效,動態調整采購節奏,持續降低采購成本,全力保障供應,向供應端降本要效益;銷售方面要傳遞壓力,堅持以效益為導向,與西安分公司協同聯動,做好銷售穩價及出庫工作,踩準市場節奏,實現效益最大化;經營系統要樹立“降本就是提效”的理念,持續推進深度降本工作,把成本管控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嚴格各單位成本核算,嚴控檢維修費用以及職能部門費用管控等,實現系統減虧。他指出,當前,公司生產成本還沒有達到計劃要求,需加快降低含鐵料庫存,加大低價資源使用對沖,降低生產成本;同時要繼續強化對標找差,通過與區域優秀企業持續對標,緊盯差異,從思想觀念、操作理念、爐料優化、采購管理等方面全面思考,認真分析,分類制定降本措施,實現成本追趕,進一步縮小差距。他要求,各單位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牢固樹立精打細算的成本意識,要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按照五月份既定降本增效工作要求,嚴控各項費用支出,加大修舊利廢力度,堅持低成本運行,提高精細化管控水平,深度挖掘隱性效益,加大內部挖潛和降本增效項目推進,加強精益設備管理,力爭五月份完成既定的生產經營目標。
二是落實安全環保主體責任,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他指出,4月28日,陜煤集團、陜鋼集團及公司相繼召開五月份安全環保工作會議,對五月份安全環保工作提出具體嚴格要求。各單位要迅速傳達中省安全工作會議和陜煤集團、陜鋼集團及公司安委會精神,認真落實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文琪的指示和陜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海峰的要求,清醒認識五月份安全環保工作面臨的形勢,提高政治站位,保持高度政治敏銳性,切實做好安全環保提級管控各項工作,確保五月份安全環保零事故、零事件。關于安全工作,他要求,各單位要扎實落實特殊時段提級管控八項規定要求,以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月”各項活動為載體,強化全員安全管理意識,壓實各層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緊盯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確保責任落實到位、排查整治到位、督導檢查到位,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提升全員應急能力和水平。要加強外協單位安全管理,堵塞漏洞,確保安全生產風險受控,牢牢守住安全紅線、底線。同時要未雨綢繆,做好防汛各項準備工作。關于環保工作,他強調,近期,各級生態環境督察執法檢查組高頻次在韓城區域明察暗訪,傳遞出大氣污染治理監管的高壓態勢。各單位要加大現場檢查力度,扎實排查整改環保風險,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行、污染物排放達標,生產現場和施工現場揚塵管控良好、廠區及周邊環境干凈整潔,做好常態化迎檢各項準備工作。同時要持續鞏固超低排放和環?冃級成果,加快推進極致能效節能項目、超低排放瓶頸問題破解,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三是加速重點項目建設,做強企業發展硬支撐。他表示,當前,正是項目建設的“黃金期”,規劃發展部和各項目部及牽頭單位要克服一切困難,緊盯時間節點,強力推進項目進度,及時協調解決過程中的難題,真抓實干,以更大的力度推動項目建設,確保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他指出,各單位要積極主動采取措施,借助政府的力量解決項目建設中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機械化綜合一次料場項目要在保證安全、質量、環保的前提下,趕工期、抓進度,屋面光伏發電項目要按期招標,盡快投入施工;高質量發展轉爐升級改造項目要積極對接陜煤集團,加快開工手續的審批;產品結構調整項目經過新一輪全方位的論證,要充分認識到產品結構調整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深入調查研究,摸清市場,掌握需求,為龍鋼的未來負責,找到國際國內一流的產線設備技術,拿出切實可行的調整方案供集團決策,為企業競爭力提升提供硬支撐;330kv變電站項目、白云巖礦項目、110kv軋鋼變電站,煉鋼飽和蒸汽發電項目以及正在實施的效能提升、降本增效類項目等都要強化要素保障,提高工作效率,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提質增效,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匯聚新動能。
四是全面深化市場化改革,增強企業管控能力。他強調,市場化改革核心是解決理念問題,必須強化市場意識、競爭觀念,建立市場化運營和用人機制。他指出,唯有持續不斷改革,大膽改革,才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各單位要聚焦設備管理改革、機構優化改革、勞務置換改革、后勤保障改革以及青年人才培養使用改革等,在頂層設計上考慮要充分,在過程管控上要防止走偏,在機制配套上要跟得上,確保改革走實走深、取得成效。要堅持在改革中發揮國企黨建優勢,學習民營經營機制,改革不適應市場競爭的頑疾,在改革中贏得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
五是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注重黨群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他指出,近期黨群系統工作任務重、頭緒多。各級黨群系統要理清思路,緊盯中心工作,注重融合推進,扎實做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大興調查研究,著力推動發展,深入檢視整改,注重建章立制,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和推動具體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他要求,各單位要圍繞中心開展好“大干二季度,指標創一流”勞動競賽活動,緊抓重點項目、關鍵因素等,推動降本增效工作再提升。他指出,上周,集團共青團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楊海峰書記對青年工作提出三點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團組織要做好會議精神的學習和落實,準確把握共青團工作的新定位,圍繞集團當前面臨的四大矛盾,拿出真招硬招實招,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升共青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做好陜鋼未來的優秀接班人。
六是深化作風強效能,實干擔當攻難關。他表示,二季度是公司上下全面實現深度降本增效的突破期,也是龍鋼生產經營穩盤托底的攻堅期。面對復雜多變的鋼鐵市場形勢,各單位、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企業面臨的嚴峻形勢,看清自己的長板和短板,不斷鍛長板、補短板,以提質增效、降本增效、管理創效為重點,在艱難生存的空間中贏得優勢、贏得主動。他要求,領導干部要解放思想,打破慣性思維,持續強化執行力,發揚強大的斗爭精神,既要抓顯性降本,又要挖隱性效益,在動態管理中不斷查漏補缺,在靜態復盤中刨根問底,順藤摸瓜,以嚴的主基調鍛造極致思維,實現極致降本,以奔跑者和奮進者的姿態,切實把自己的“責任田”耕種成“示范田”,真正為企業扭虧脫困發揮引領作用。全體職工要緊緊圍繞企業當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端正態度、擺正心態,弘揚正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立足崗位,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加快自身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全方位將自己打造成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技能技術人才,真正讓自己達到“崗位所需、能力可擔、技能出眾”的優秀職工,在與企業共渡難關中體現價值、做出貢獻。
陳驍最后強調,形勢逼人,挑戰逼人,生存的壓力更加逼人。在市場浪潮的洗禮中,龍鋼只有跑得更快,做得更扎實,追上甚至超越競爭者,才能持續健康地活下來。公司上下要統一思想,正視困難,層層傳導壓力,充分挖掘潛能,匯聚全員奮斗之力、凝聚脫困各方之智,全面實現龍鋼在行業困境中的破冰突圍!
會上,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都宏就抓好近期各項重點工作作了強調。
李都宏首先對四月份生產經營工作給予肯定,并指出,四月份,公司緊盯目標任務不放松,焦比、燃料比、鋼鐵料消耗、棒線材成材率等關鍵核心指標再次突破歷史最好水平,完成噸鋼成本再降50元的目標任務,成績十分顯著、值得肯定。
關于生產經營工作,他指出,當前公司與晉南及京、津、冀地區鋼企成本差距仍較大,一方面是面對鋼鐵行業下行形勢,各鋼企都在降本增效,并取得了巨大進步,強弱優勢反轉、相互差距不再明顯;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自身存在結算體系、經營管控以及鐵前加工費過高等問題,造成生產實際成本與時點成本差異明顯,企業效益影響較大。并要求,鐵前系統要繼續維持鐵前降本增效的積極性,向更深層次挖掘;儲運中心、能源管控中心、計劃財務中心要協同配合,做好同口徑對標,講清楚、弄明白、查透徹鐵前加工費高出部分的真正原因;營銷系統要推進采購管理規范化和整體采購管理水平再進步,做好進口礦結算與采購管理,認真分析和反思,找出存在問題的根源和本質,及時協調反饋,為企業效益最大化提供支撐;同時要搶抓有利時機,提升能源效益,降低氧氣、電等能源價格,為企業競爭力提升做好保障。
關于安全工作,他要求,進入五月份,公司安全生產管控和檢查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各單位要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切實把安全生產放在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以“應急管理月”為契機,不斷加強應急管理和重大風險管控,抓好現場管理,守牢安全生產底線,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